家是一個溫馨的港灣
裝修則是打造家的舞臺
1、你在裝修中的重心是什么?
墻面?地板?家具?
2、你會特別關注家里的什么細節?
做不做吊頂?貼墻紙還是刷墻漆?家具怎么擺?
我相信你們一定不會首先想到它——「窗簾」。
在裝窗簾這件事上,大多數人是不太上心的
但其實
窗簾卻是軟裝環節中重中之重的一個環節
是整個家品味必不可少的一環
家居環境藝術
BE YOURSELF
恰到好處的裝飾
能夠讓家
更有生活氣息,
更具個性。
它基本占用了家里的大部分面積
扮演著“半壁江山”的裝飾角色
面積如此龐大,想視而不見都很難做到
掛不好
不僅白瞎了一副好窗簾
一屋子的好品味
全敗在它這里
丑話說在前:窗簾桿不能丑
為什么不直接說怎么掛窗簾?那是因為,不論你怎么掛,窗簾桿都不能丑。
廢話不多說,下面是反面教材。
下圖中的窗簾,你說顏色丑嗎?好像也能接受;褶皺堆疊難看嗎?很合適。但無論如何,你不會把它歸入美的范疇。
問題出在哪兒?——窗簾桿。
顏色太深,直徑太粗,整個視覺焦點都集中在它身上,不壓抑才怪呢。
窗簾桿是窗簾不可缺少的重要配件,起到支撐和牽引作用;經過上面反面案例,大家也能發現:顏值必須要考慮在內。
窗簾桿的種類
窗簾桿種類其實很簡單,大抵可以分為兩種:明桿和暗桿。
明桿,顧名思義,就是肉眼能看到的桿。符合現在流行的“輕裝修,重裝飾”趨勢,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愛。
暗桿則與明桿相反,從外面是看不到的。
暗桿的安裝
隱藏式的暗桿顏值高,操作方法一般有兩種:一是把窗簾軌道隱藏在吊頂后面。(注意下圖中的紅框)
二是把導軌直接安在天花板上。
但對施工有一定的要求,需要提前規劃,最好在硬裝的時候就做好鋪墊。
如圖所示,窗簾盒隔斷是在木工階段就提前做好的。后面讓油漆工師傅把頂面和窗簾盒漆成一個色,營造視覺上隱形的錯覺。
最終的成品如圖,次臥的隱藏式暗桿窗簾,完美隱藏。(下圖)
主臥的窗簾也是一樣的方法,一層紗簾,一層遮光簾,沒有窗簾桿的束縛,空間顯得更大。
明桿如何選?
如果一定只能外露了,那么窗簾桿的選用就成了重中之重。
1、選材質:
窗簾桿最好選擇堅固且經久耐用的材質,這樣不至于日后經常換。
千萬不要選:塑料(老化快還掉價)、鋁合金(承重性差,時間長容易開膠)、鐵質的(容易掉漆和生銹)。純不銹鋼的屬于上選,但價格也是最貴的。另外,壁厚越薄,桿子的承重力越小,越厚的當然也是越好。
2、選結構:
窗簾桿的結構大致可分為:單軌和雙軌。單軌的只能掛一面窗簾。
雙軌的則可安裝兩面,一般家庭都選擇雙軌,一層紗簾,一層遮光簾。
因此,建議選窗簾桿的時候,交給他們的工人操作,而且安裝起來也不容易出錯。
3、選顏色和粗細:
這就看個人喜好了,如果窗簾是淺色的,以細長的淺色或不銹鋼色的為佳,或者經典百搭的黑色肯定不會錯。
只是千萬記住:不能太粗!不能太粗!不能太粗!太粗毀一切!
窗簾桿選好了要裝在哪個位置是多少人困惑過的問題。
窗簾桿是要掛到窗戶位置就好?還是貼頂?
在傳統觀念中,大家都認為窗簾的大小一定要根據窗戶的大小來確定。
其實這樣做,這樣做往往會使空間看起來極不均勻,缺乏整體的協調性。特別是對于小戶型來說,原本狹小的空間變得更加局促。
窗簾是個好東西,即使你家的窗戶只有墻壁的一半大,只要窗簾裝得妙,也可以給人一種“哇,你家窗戶真大”的奇妙錯覺。
01 拔高窗簾桿高度
不信的話,你看左圖和右圖,一個窗簾及框,一個高及天花板,是不是覺得右邊的窗戶更大?
劃重點:窗簾桿的位置應盡可能高,起點高,上及天花板,下及地板,有一種延伸的效果,會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更加寬敞明亮。所以會讓我們視覺上認為窗戶比實際的要大。
原本可能擁擠局促的客廳,因為窗簾讓你的視線拔高,是不是瞬間有一種20平的感覺。
02 窗簾及地
比如下圖這兩種長度的窗簾,哪種方式更好?窗戶看起來更大?整體看起來更寬敞?
一定是C。這就是窗簾及地的心機所在。
即便是很小巧的窗戶,也不妨考慮整個墻面面積的窗簾。
盡可能地增加窗簾的長度,特別是當窗戶的周圍比較空曠的時候,可以用窗簾的色塊填補一下空白。
03 去掉一切無用的裝飾物
對于窗簾的保養,有利于窗簾使用生命周期的延長哦,小美教大家的保養方法如下:一、每周至少吸塵一次,尤其注意去除織物結構間的積塵。每過半年就應把其拿下清洗,清洗時決
2021-02-28家裝風格演繹著萬種風情,設計的功力越來越多地體現在精致的細節上,作為自然光線主要來源的窗戶,在精心挑選窗簾布的時候,總能意識到窗簾桿的選擇也非常重要。 小美調
2021-03-30安徽美爾耐時尚家居遮陽品制造有限公司于2021年11月中標《合肥市稅務局窗簾采購及安裝》項目。本次中標不僅證明了我公司的能力和實力,進一步展示了我公司在同行業中
2021-11-23一、概述;窗幔就是窗戶里面一般用布做的一個幔子,在窗戶或者窗簾上面的一節,窗飾的一種,主要起到裝飾美化窗簾的作用。一般與窗簾一體,可以是固定的褶皺幔,也可以是單
2021-03-15